一、胃管置入术
注意事项:
(1)插胃管之前,预测胃管插入长度。
(2)当胃管插入14~16cm达咽喉部时,嘱患者做吞咽动作,顺势推进胃管。
(3)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。
二、三腔二囊管止血法
注意事项:
(1)三腔二囊管结构:
3个腔:胃管腔、食管气囊腔、胃气囊腔。
2个囊:胃气囊、食管气囊。
3个标记:远端45、60、65cm处三个标记分别至贲门、胃、幽门。
2个数据:食管囊充气量100~150ml,胃气囊充气量150~200ml。
(2)胃管的插入深度为45~55cm,三腔两囊管的插入深度为50~65cm。
(3)充气时——先充胃气囊再充食管气囊(若胃囊充气压迫后经观察已止血,可不充食管气囊)。
(4)拔管时——先放食管气囊再放胃气囊。
三、导尿术
注意事项:
(1)不同考试地区导尿管类型有所差异:
普通导尿管:前端无气囊,插入膀胱后无需充气或注水,但需要胶布固定。
弗雷氏导尿管:即气囊导尿管,前端有气囊,插入膀胱后需向气囊内充气或注水用于固定,无需胶布固定。
(2)尿道特点:
男性:成年男性尿道长约16~22cm,有3个狭窄(尿道内口、尿道膜部、尿道外口)、2个弯曲(耻骨下弯、耻骨前弯)。
女性:尿道口长约3~5cm,尿道短、宽、直。
(3)操作时注意患者性别、导尿管、导尿包的类型不同。
普通导尿管男病人:插入尿道约20cm左右,松止血钳,见尿后退出至无尿再插入2cm。
Foley导尿管男病人:插入尿道约20cm左右,松止血钳,见尿后再插入7~10cm,球囊打气20ml。
普通导尿管女病人:插入尿道约6cm左右,松止血钳,见尿后退出至无尿再插入2cm。
Foley导尿管女病人:插入尿道约6cm左右,松止血钳,见尿后再插入7~10cm,球囊打气20ml。
四、动、静脉穿刺术
注意事项:
(1)股动脉穿刺点的定位——腹股沟区股动脉搏动明显处(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)。
(2)桡动脉穿刺点的定位——桡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。
(3)只有静脉穿刺扎止血带,动脉穿刺不扎止血带。静脉穿刺完毕,松开止血带。
五、胸腔穿刺术
注意事项:
穿刺点选择:
(1)胸穿抽液: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~8肋间、腋中线第6~7肋间、腋前线第5肋间。
(2)胸腔抽气: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~5肋间(适用于气胸患者)。
(3)穿刺点选择需结合病人体位:选肩胛下角线穿刺点,患者只能取坐位;选腋中线、腋前线、锁骨中线穿刺点,患者只能取半卧位。
(4)抽液不宜过快、过多。诊断性抽液,50~100ml;减压抽液,首次不超过600ml,以后抽液每次不超过1000ml。
(5)严格无菌操作,胸穿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胸腔。
六、腹腔穿刺术
注意事项:
(1)平卧位腹腔穿刺点: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、外1/3交界处。
(3)侧卧位腹腔穿刺点: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。
七、腰椎穿刺术
注意事项:
(1)腰穿定位:正常成人脊髓L1下缘,故腰穿时应在L1以下部位,以免损伤脊髓。临床上常选择L3-4椎间隙。侧卧位时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点,相当于L3-4椎间隙。
(2)腰穿层次: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、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软膜脊髓。一般从皮肤进针4~6cm,即达到蛛网膜下腔。
八、骨髓穿刺术
注意事项:
穿刺点选择:
髂前上棘穿刺点:患者仰卧位,于髂前上棘后1~2cm的髂嵴,取骨面较宽、平处。
髂后上棘穿刺点:患者侧卧位,取髂后上棘突出的部位。
胸骨穿刺点:患者取仰卧位,取胸骨中线第2肋间水平。
九、脊柱损伤的搬运
注意事项:
(1)将伤者两下肢伸直,两手相握放在身前,以便保持脊柱伸直位,不能屈曲或扭转。
(2)三人(或四人)站在患者同一侧,同时用手平托患者的头颈、躯干及下肢,使伤员成一整体平直托至担架上。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。
十、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
注意事项:
(1)固定时,所选夹板长度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部位。
(2)先固定远折端,后固定近折端。
(3)“四肢开放性骨折”处理原则:
检测生命体征(口述)检查患肢有活动性出血时应扎止血带(无活动性出血,无需扎止血带)伤口处理外固定。
原创文章,作者:wyz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oxford.com.cn/2022%e5%b9%b4%e5%8c%bb%e5%b8%88%e6%8a%80%e8%83%bd%e7%ac%ac%e4%b8%89%e7%ab%99%e5%9f%ba%e6%9c%ac%e6%93%8d%e4%bd%9c%e6%b3%a8%e6%84%8f%e4%ba%8b%e9%a1%b9%ef%bc%9f/